健康百科
上一条:意念与健康 下一条: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眞論 |
春夏秋冬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髪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赏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爲寒變,奉長者少。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则傷心,秋爲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舆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敛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爲飧泄,奉藏者少。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爲痿厥,奉生者少。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则伐其本,壞其眞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灾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