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健康文化研究中心

欢迎访问: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健康文化研究中心!

健康文摘

    佛家论养生

    一、     作者简介

    张锦辉(1984),男,陕西户县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哲学博士后,文学博士,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养生文化与健康产业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宗教与文学、唐代三教关系研究。已在《北京社会科学》《云南社会科学》《新疆大学学报》《海南大学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等核心重要期刊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

    二、     作品简介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有很多相通相似的共同特征。当神州大地诞生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圣贤之时,几乎在同一时代的古印度也产生了一位杰出伟人,这就是佛祖释迦牟尼。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因有感于世人所面临的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和烦恼,于是便从此放弃了印度皇族优裕生活,离家修炼并创立了佛教,其教义长期以来在亚洲及欧美地区广泛流行,成为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一。

    佛教自汉代开始传入我国,之后便在中华大地生根繁衍,并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任继愈先生讲道:“佛教文化传入中国的过程,也是两种文化交流的过程。宗教文化不同于自然科学文化,它有强烈的民族性,有顽固的文化认同感。不同文化相接触要有交流、融会的过程。越是文化传统深厚的民族,吸收外来越困难。好比移植花木,引进农作物,一旦引进成功,生根、开花、结果,它就成为当地的新品种,与原产的作物同样繁茂,造福人群。佛教文化在中国所起的作用,使中国传统文化增加了新内容,产生长远效益。”佛教在发展中不仅广泛涉及我国政治、经济等领域,深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它还触及到有关生与死、心和色、思维与存在等生命的根本问题,包含着医学、心理、饮食、禅定等人类健康主题。因此,我们不妨说佛教是在人与人类生命和健康生活的理想联系在一起。类“生命与健康”的根基上架构起来的,自它创立伊始,佛教就紧紧地

    佛教认为,自然界的万物包括人类均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构成的,既然人类是由这四大元素所构成的世界的一部分,那么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就必然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活动。如若四大和合,处于一种和谐、平衡的稳定状态,人的身体则健康无恙。一旦四大不顺,处于一种失调、失衡的状态,人的身体也相应出现种种不适与病变。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这与佛教对健康的认识是一致的,在佛教看来,人的疾病可分为身病和心病。“身病”是就身体的肌肉、骨骼、神经和五脏六腑的不适而言,是指身体方面的疾病。“心病”则是指内心的贪执、恐怖、忧愁、憎恨等苦恼,实际上包含着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所致的疾病。

    佛教养生的核心是心身健康、延长寿命、明心见性。因此,佛教养生注重内外兼修,这里内指心性,外指身体。在汗牛充栋的佛教典籍里,零星分布着无数关于人类身心疾病的论述与处方。据隋唐史书记载,通过佛教由印度翻译过来的医书和药方就有十余种。据有关资料统计,集佛教经典之大成的《大藏经》中专论医理或涉论医理的经书约有400余部,既有关于医药卫生、生理病理的完整记录,也有心理健康、修心养性方面的详尽载述,仅此类名词术语就有4600多条之巨,尤其是其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养生功效更是备受历代僧家养生之士所推崇。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完善,形成了其独到的、卓有成效的养生、健体、护心秘籍。今天,当健康养生已成为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头等要事时,人们重新将目光投向古老的佛教养生观,并从中得到了新的启迪,新的发现和巨大的收益。

    本书主要由佛家起居养生、佛家饮食养生、佛家修身养生、佛家修心养生和佛家修禅养生五部分组成,以下对五部分内容作简要介绍。

    一、佛家起居养生。起居养生是佛家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传统的养生原则基础上合理地安排起居,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包括居住环境、居室结构、居室环境和气候、起居有常等内容。佛家对于起居养生格外重视,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佛家注重口腔卫生。尤其是在讲经、念经、修禅时。《佛说温室洗浴经》就谈到僧人用杨枝洁齿,可令其“口齿好香,方白齐平”。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中有“朝嚼齿木”一章,详细论述了齿木的取材、形状、使用方法。宋代释道诚编集的《释氏要览》中有要求食后漱口的内容,指出“嚼杨枝有五利:一口不苦;二口不臭;三除风;四除热;五除痰饮”。并指出杨枝有清热利咽之功效:“若口有热气及生疮,应嚼杨枝咽汁。”刷牙是清洁口腔,保护牙齿的方法。《华严经》说:“初嚼杨枝具十德者:一销宿食,二除痰病,三解众毒,四去齿垢,五发口香,六能明目,七泽润咽喉,八唇无皴裂,九增益声气,十食不爽味。”另外,佛家还以杨枝治病。《僧祗律》亦说:“若口有热气及生疮,应嚼杨枝咽汁。”《陀罗尼杂集》在卷五中也有“牙痛咒杨枝七遍,嚼之”等有关口腔清洁对养生的内容。

    其次,佛家要求定期洗浴。古代将洗头叫沐,洗身叫浴。《佛说温室洗浴经》首先介绍了洗浴的方法,并指出洗浴对于人身体的重要意义:“一者四大安稳。二者除风病。三者除湿痹。四者除寒水。五者除热气。六者除垢秽。七者身体轻便,眼目精明。”《释氏要览》亦载洗浴有五利:“一除垢,二治皮肤令一色,三破寒热,四下风气,五少病痛。”此外在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中专门论述了沐浴的意义和方法。《佛说温室洗浴经》也详细地阐述了人体洗浴方式:“入温室洗浴,愿令众生长夜清静,秽垢消除,不遭众患……澡浴之法当用七物除去七病……一者燃火,二者净水,三者澡豆,四者苏膏,五者淳灰,六者杨枝,七者内衣。”这样可得七福:“一者四大无病,所生常安;二者所生清净、而目端正;三者身体常香,衣服洁净;四者肌体润泽,威光得大;五者多饶人从,拂拭尘垢;六者口齿香好,方白齐平;七者所生之处,自然衣裳光饰珍宝。”如若在洗浴时加人草药则更加有利于治疗一些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传统养生学认为“精、气、神”为人生之三宝,神为生命的主宰,能够反映人体的脏腑功能和体现生命的活力,故有“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之说。人们起居有常,作息合理,主要作用就是能够保养人的精神,使人精力充沛,面色红润,目光炯炯,神采奕奕,所以清代名医张隐庵称:“起居有常,养其神也。”长期的起居无常,作息失度,会使人精神萎靡,面色萎黄,目光呆滞无神,可见正常的起居对于一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

    二、佛家饮食养生。在佛家看来适当的饮食可以使人保持健康,而饮食不当则会造成疾病。《摩诃止观辅行》就有饮食“五味”与疾病关系的记载。《禅门日诵》也说:“疾病以减食为汤药。”另外佛家在“五戒”中,规定不饮酒,为了收到禁酒的成效,对饮酒者进行严厉的惩罚。虽然主观上是为了避免酒的刺激,保证个人的精神安宁,实则在客观上对人体健康不无裨益。同时,佛家的素食对民间饮食习惯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至今仍有人少吃或不吃荤腥,可见素食风尚持久不衰。佛家素食别具风味,可舒张血管,降低血压,调节情绪。适当吃些素食,对预防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这些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楞严经》《梵网经》《弘明集》《阿含经》《佛说佛医经》等佛教典籍中皆有论述。

    三、佛家修身养生。修身,首先要修养出一个好的道德情操来,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有可能修习出一副好的心性。古人在论述养生之道时,早就认识到“养生必先养德”的道理,所谓“大德必得其寿”“德不修则寿易损”“日思夜忧,人心易离,养生之戒”。荀子说“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孙思邈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千金要方·养性序》)明代晚期著名学者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呻吟语》)一个人若不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则脑子里就会为追逐名利私心所桎梏,整天胡思乱想,寝食不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吃山珍海味、灵丹妙药,也是无法延年益寿的。相反,它会加速机体的衰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经常做坏事的人,其身心常处于受谴责的心惊胆战状态,在这种强刺激下身体是不可能健康的。缺乏道德修养,唯利是图,整人害人的人,既要经常暗算别人,又要提防别人对自己的报复,终日陷入紧张、愤怒和沮丧的情绪状态之中,大脑得不到休息,身体各系统功能活动失调,免疫力下降,是极易得病的;而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心境始终平静,精神乐观,思想愉快,机体运行是在正常的均衡状态下运行,没有外来干扰,良好的心理和精神能促进体内分泌更多的有益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和抗癌能力,促进人的健康与长寿。

    养生先养德,可以说是最佳的、治本的方法。《佛说养生经》中的精神卫生内容就包括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语意、行为、信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在道德方面,《佛说养生经》要求,一个人想要长寿,就应做有利于他人的事,要尊敬别人,尤其是师长、老人、僧尼、父母,不要骂人,不要讲脏话,不要议论别人的短长,不要欺诈,还要保护好环境,劝告人们不要滥砍滥伐。在行为方面,要求人们不要犯罪,万一犯了罪,要立即悔改,要切实按佛教的“十吉祥”,也就是十戒去做,即不偷、不打人、要诚实、有礼貌、不占别人的钱财、不食言、不诅咒别人,甚至连不杀生也是其一。此外,提出修德要做到行宽心和,动静有礼,不取非分,心无狡诈,怜孤恤寡,敬爱卑微,逢侵不鄙,受辱能忍,见贤内省,崇尚胜己,推功行善,不好阴谋,怀诚报信,得失不形,仁慈谦让,内修孝悌等,这些反映了佛家对修养道德的重视,说明健康的德行习性是养生的基础。欲延年须先养德,养德贵在实践,贵在持之以恒,费在平时一点一滴、一丝一缕地积累。

    四、佛家修心养生。佛家认为世界充满痛苦,而疾病是人类最“苦”之处,它直接折磨人的身心,故救人要先救其“苦”,首先就要使人们能够摆脱疾病之“苦”的纠缠。《大智度论》认为,人的生病有“外缘”和“内缘”两因。外缘是生病的外在条件,如寒热、饥渴、摔伤、扭伤等;内缘是生病的内在条件,如纵欲贪色、发怒、恐惧、思虑等。《摩河止观辅行》在第三十二卷中亦说,贪恋色、声、香、味、触等“五尘”,可使身体产生相应的内脏疾病,指出人体一切生命现象都会在体内器官机能活动中有所反应,通过对这些生命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推测内在器官的病理和生理变化。佛家注重养心,常说“人生胜境平常心”“宠辱不惊,得失不计,默雷止谤,化毁为缘”。佛家主张“长养慈心,勿伤物命”,提倡“谁道群众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其最终目的是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佛家强调“万念归一,清心涤虑”,它重视世间法,更重视出世间法,教导众生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不求独乐,但求众乐。既要出世,也要人世,出世即超越,入世即关怀出淤泥而不染,这是佛教的中道智慧。

    养心乃养生之道。佛家提倡的养心之法就是要做到心宽、心善、心怡、心诚、心静、心纯这“六心”,以及六个“常存”之心,即为常存安静之心,常存善良之心、常存正觉之心、常存欢喜之心、常存和悦之心和常存欢乐之心,由此即可益寿延年。佛家之所以强调养生必须养心,是因为心是欲望之本源。欲望过多,追求太高,七情六欲煎迫纠缠,就会引起心气不顺畅。心的健康与人体健康休戚相关,心气不顺就会导致机体不和,使健康受损,而欲望的驱使常常又会使人失去理性而招致灾祸。因此,佛家认为养心是养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养心之要又在于清心寡欲,彻底戒除“贪、嗔、痴”,这样才能使心气舒畅、神情安泰、身体健康而青春长在,并获得静虑解脱的大智慧。

    身病好医,心病难治,如何获得健康呢?佛教认为,这需要慈悲心。《无量寿经》中说:“人有一善,心定体安;人有十善,气力强壮;人有二十善,身无疾病。人有一恶,心劳体烦;人有十恶,血气虚赢;人有二十恶,身多疾病。”这段话的意思很浅显,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具有善心、行善行,那么,身体会强壮无病,如果行恶,则很容易得病。据说,佛陀在涅槃之前,也曾告诉弟子阿难,人生的关键原则是三点:要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

    养生要养性,调身先调心。因为心与身、肢体与精神是一个整体,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只有“放舍诸缘休息万念”,才能使身体益寿延年。调心则应“摄意惟行”“除去荫盖”。摄意,收摄散乱心念于一;除荫,除祛色声等六尘之荫,使人心明神清引发智慧。假如不善调心,为尘世烦恼缠身,“心处六情”则“如鸟投网”,自毙其命。心调则身也调,心不调“虽息外缘,身内有疾”。

    五、佛家修禅养生。佛家修习包括戒、定、慧三部分。戒即戒律,是佛家修习的第一阶段;定即禅定,它是联结戒和慧的桥梁。佛家修习禅定的主要目的就是明心见性,开悟,印证佛的智慧,进入佛教修习的最高境界--慧。禅定一词,是由梵语中的“禅那”和“三摩地”结合而成。禅定之禅,乃梵语“禅那”的简称,译为静虑、思惟修等。定,也是印度瑜珈的通用术语,为梵语“三摩地”的意译,通常译为“三昧”。对于禅定,《坛经》和《维摩诘经》都有详细的描述:“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坛经》中还对坐禅做了解释,“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这种心理状态实则是种感知,是种思维意识。其实,禅定只不过是一种内省的方法和内省的工夫,即向自己的内心看,而不向外求。佛家认为,禅是智能的、安定的、清净的、无染的心灵。所谓智能,是指不被环境困扰和诱惑;所谓安定,是说身心安定、不轻举妄动、不心浮气躁;所谓清净,是说不随外境杂乱而杂乱,不随外境污染而污染;而无染,指无分别、执着、情绪和自我中心的心理活动。人的心性是不可能一下子达到清净的状态的,学会坐禅,能够减少杂乱无益的妄念,使头脑保持轻松、冷静的休闲状态,能使人将浮动的情绪转化为清明平静的情操,临危险不恐惧,逢欢乐不狂喜,得之不为多,失之不为少,逆之不为厌,烦之不为欣,心境时时处于平和状态,荣辱不惊。通过坐禅,可以调身、调息、调心,达到不同程度的人静状态。成功的坐禅者人静之后,会有一种心旷神怡的飘逸感和宠辱皆忘的轻松感,全身各器官系统趋向协同有序。同时伴有一系列的生理现象,对修炼者有强身健体、舒经活络的有益作用。排除内心以及外界的任何干扰,这样意念就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就可以用意念来控制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使体内各个系统能够运行畅通。再加上修习禅定可以增强人的身体素质,可以抵御外界变化造成的疾病,所以修习者自然就可得到长寿。中国历史上通过静坐来养生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坚持静坐养生,竟然达到了“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的状态;而宋代苏东坡也倡导静坐调息养生,并写诗说:“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司命官杨道士息轩》)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更是静坐养生的理论家,甚至专门写了一本《调息箴》,结合自己的经验,指出正确的气息吐纳法,要做到“静极而嘘,如春沼鱼;动极而翕,如百虫蛰”。在他晚年给朋友的信中又说:“某今年顿觉衰惫,异于常时。百病交攻,支吾不暇。服药更不见效,只得一两日静坐不读书,则便觉差胜。”(《答林井伯》)这就是说,当时他的身体很差,服药不见效,但静坐一两天,反而比较好。

    本书汇辑了《金刚般若波罗密心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坛经》《楞伽经》《楞严经》《阿含经》《大般涅槃经》等佛家经典著作中涉及养生的相关经文数十条,并加以注释、翻译和评析,使读者可以从中领悟到佛家养生的宏博智慧。书中所选经文有的也许不适合现代人养生之用,但相信读者能慧眼明辨,去伪存真,取其精华,有所启发借鉴。

    当然,佛教对人类生命与健康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并非本书所能全部囊括,笔者也仅就自己所涉猎的内容加以整理,旨在抛砖引玉,因而难免挂一漏万,尤恐学识所限,有不少错漏贻笑十众,敬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张锦辉20162

    ①任继:从中国佛教文化代社会看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97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稿。


看看大家怎么说
姓名:

电话:029-33684701
邮箱:793035049@qq.com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大学园统一西路35号
网址:https://yswh.csiic.com/

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健康文化研究中心 © 2020-2022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5002589